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儒風博客

  雅趣 雅風 雅士 詩情 詩品 詩心……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【越調】《天淨沙 讀書》 涵容纖語柔莎 / 紅樓桃扇棲霞 / 廂待拂窗月下 / 封舒丹畫 / 攜來君筆添華。

【原創】乙未年蠟月賞紅梅  

2016-01-23 11:51:13|  分类: 散文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乙未年蠟月賞梅儒風 文/圖

【原創】乙未年蠟月賞紅梅 - 儒風 - 儒風博客

 攝於2016-01-22

【原創】乙未年蠟月賞紅梅 - 儒風 - 儒風博客

攝於2016-01-22

【原創】乙未年蠟月賞紅梅 - 儒風 - 儒風博客 

齊白石梅花


         尋找對梅的理解以及尋求愛意,說間單也不間單,不僅僅是因為,梅花在中國人心上中的崇高地位,在民族精神中的迎雪吐艷,淩寒飄香,鐵骨冰心的崇高品質,在文人墨客眼裏和筆間的提練升華。足以讓現代人無以超越的難以這從,梅花賦予和寄意,眾裏尋他千百度,靜嫻高雅世間稀,香潔自持品茗驕,孤芳獨賞無人處,惟誓相交在清高。千百年來,詩詞中的梅,早已超凡脫俗。人間的梅,卻在身邊,卻需要超凡的眼光,不敢追越古人,但能了卻凡心,培養品格,陶冶一份情躁。
         詩人眼里,“四君子”之首的梅花,如此迷人,宋代張孝祥《卜算子   雪月最相宜》贊曰:
  “雪月最相宜,梅雪都清絕。去歲江南見雪時,月底梅花發。
今歲早梅開,依舊年時月。冷艷孤光照眼明,只欠些兒雪。”詩人眼裏的素雪、明月、幽梅,三者具,則光景清艷。惟三者難以壹時兼備,故今歲與去歲相較,不能無憾。此詞即景抒懷,貌似沖淡,卻蘊含無限今昔之感。
  清代詩人沈欽圻寫道:
  “冰霜磨煉後,忽放幾枝新。獨立江山暮,能開天地春。自然空色相,誰與鬥精神。野客閑相對,如逢世外人。”好一個世外人!其實,梅花,一直生活在人間,那些名媛佳麗,一身皆具詩書畫琴,自可與梅相比肩,也只有她們能與梅花意氣相投,不過,難免曲高和寡,想想,若無世間之稀,又哪來的珍藏呢?
  在貴陽的公園,尋梅並不是一件難事,然而,何處的梅最早競開,卻是讓有心的人著實該去訪一訪。相比較,蠟梅盛開的時間較早,我更喜歡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紅梅。後來,朋友處打聽到,小車河濕地公員的的紅梅已結苞,有些紅梅花朵,忍不住冒出頭來,正是觀賞的好時候。
         深感:只待紛雪練朱丹,入冬傲盡最寒時。
         真站在紅梅身旁,別說,要尋找品鑒的時刻以及角度,還得下一番功夫。
         北宋畫家仲仁(1086-1093),始創墨梅畫法,有“墨梅鼻祖”之稱,將枝幹虬曲、疏影橫斜之神態勾勒得淋漓盡致;元代王冕(1287-1359年)《梅花圖軸》,有別於老幹疏枝,他以嫩枝,突出梅花的清拔,似有風拂欲動之感;明代陳老蓮畫梅,其枝幹老辣渾厚,而又不失典雅俏麗,唐寅也是畫梅高手;清代畫梅高手,比如:揚州八怪中的金農、李方膺、汪士慎等,則強調不疏不繁,獨創一格。清代汪士慎畫梅,間枝繁花,有空裏疏香,風雪山林之趣。書畫皆老時,自稱“尚留一目看梅花”。

【原創】乙未年蠟月賞紅梅 - 儒風 - 儒風博客

.齊白石梅花


         齊白石很喜歡畫梅花,這跟他對湖南家鄉的感情密切相關。他年輕時曾典租過一個叫梅供祠的祠堂居住。房周圍種滿了梅樹。稱之為“百梅祠”,在《題畫梅》中他還寫道:
         疏影黃昏月色殊,老來清福羨林埔
         此時正是梅開際,老屋檐前花有無

【原創】乙未年蠟月賞紅梅 - 儒風 - 儒風博客

齊白石梅花


         齊白石曾作《四色梅花圖卷》手卷,題曰:
         東風隨意到深林,吹放枝頭出色新。
         千萬紫紅論心骨,梅花到底不驕人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又:
        今古公論幾絕倫,梅花神外寫來真。
        補之和伯缶蘆去,有識梅花應斷魂。
        欲為梅花盡百甌,客中變亂不須愁。
        今朝醉倒溪藤下,但恨難將插上頭。

【原創】乙未年蠟月賞紅梅 - 儒風 - 儒風博客

攝於2016-01-22
       他以徐渭、八大等諸家筆法,將大寫意畫法與梅花之自然形態結合,創造出風格獨特的梅花。采用卷布局疏密有致,枝花交錯,開闔自如。行筆以篆法寫枝,雄渾奔放,法度嚴謹。梅花四色,著彩淡雅,艷而不俗。此卷描四色梅花,即紅梅、墨梅、蠟梅、綠梅,在白石的作品中十分罕見。
         ……
        思去由來,想必是:欲將梅麗閱成時,已是少年白發髪翁。

【原創】乙未年蠟月賞紅梅 - 儒風 - 儒風博客

 攝於2016-01-22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81)| 评论(1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